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也因此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如今,低空經濟在貴港市已初露鋒芒,在旅游觀光、農業生產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在旅游領域,低空經濟正為游客帶來全新的體驗。5月6日,張女士花費339元乘坐直升機巡游北帝山景觀,下來時,她興奮地直呼“刺激,好玩”。這是平南縣推出的低空旅游觀光項目,游客可乘坐直升機俯瞰北帝山等自然景觀,項目憑借獨特的視角和刺激的體驗,迅速成為旅游新亮點,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嘗試。
農業領域更是低空經濟大展身手的舞臺。5月7日,在慶豐鎮楊林村,種糧大戶黃志雪正熟練地利用無人機施肥。他感慨道,以前人工施肥,一人一天最多能給10畝地施肥,而現在一臺無人機一天就能完成400多畝。無人機作業不僅省時省力,施肥還更加均勻、精準。據了解,今年以來,港北區已開展2期無人機技能培訓,累計培訓飛手144人。在今年14.02萬畝早稻種植中,投入122臺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推動農業生產向精準化、智能化轉型,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圖為港北區職業技能培訓班植保無人機規范操作教學現場
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飛手”培訓市場也隨之熱了起來。“飛手”培訓班學員李勇提到,無人機行業作為新興領域,競爭壓力不算大,就業途徑較為多元,求職難度也相對較低,正因如此,他果斷決定前來學習并考取相關證書。廣西兵投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覃世界對無人機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他介紹說:“低空經濟正興起,在旅游觀光、影視拍攝、城市安保、應急救援、航空勘探等方面的應用場景很多。2024年,我們培訓機構已培訓了50多名‘飛手’,今年截至目前已經培訓了80人左右。”
貴港市低空經濟的興起,不僅為傳統產業帶來了轉型升級的新機遇,也為新興產業發展注入了動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貴港市低空經濟有望在更多領域開花結果。
作者:唐玉春 黃永鵬 宋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