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近年來,我市立足現有風光資源稟賦,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產業布局。目前,全市新能源裝機總容量為348.69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67.41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281.08萬千瓦。2024年,全市發電量達150.45億千瓦時;按當年我國人均生活用電量近1000千瓦時計算,可滿足1500多萬人1年生活用電量,相當于全市人口近3年的生活用電量。
貴港百花山風電場一角。全媒體記者樊超龍攝
今年一季度,全市風力發電量3.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07%;光伏發電量3.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6.11%。
向綠而行
新能源產業建設加速推進
5月16日,廣西貴港抽水蓄能電站花果山隧道實現全線貫通,貴港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
貴港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是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也是廣西首個建在城市中的抽水蓄能電站,主要樞紐建筑物包括上水庫大壩、下水庫大壩、輸水發電系統和地下廠房等。目前,進場道路隧洞已全線貫通,施工電源10kV過渡工程已完成安裝及驗收,“兩洞”工程正在按計劃推進,上下庫連接道路已完成招標,正在組織隊伍進場。
“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預計今年內完成,力爭年底前實現主體工程的全面鋪開建設。”貴港蓄能發電有限公司工程部負責人陳才說,項目建成后,將為消納廣西清潔能源提供有力支撐,提升廣西沿海地區海上風電和核能的使用效能,同時可帶動本地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產業發展,投產后每年可穩定為地方創造稅收約1億元。
近日,覃塘區樟木風電場、垌心風電場項目現場,10多臺挖掘機和軋車同時作業,機械轟鳴聲不斷,一條蜿蜒在山脊間的水泥運輸道路初現雛形。
這兩個風電項目是覃塘區2000兆瓦多能互補新能源發電項目的子項目,規劃建設22臺5.5兆瓦和16臺6.25兆瓦風電機組。項目于今年3月開工,運輸道路完工后風電機設備便可入場安裝,預計8月可正式投產。
圖為樟木光伏電站工作人員在巡檢電站設備。全媒體記者陸穎敏攝
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發電量5.2億千瓦時,產值達1.7億元,可為我市帶來稅收1900萬元,有效優化我市能源結構,緩解廣西電力供需矛盾,為構建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
今年以來,我市綠色能源產業建設步伐持續加快。其中,平南縣300兆瓦/600兆瓦時集中共享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平南縣丹竹礦山修復光伏項目計劃6月開工建設,平南北河風電場一期工程和平南安懷光伏項目一期工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全市已竣工總投資500萬元以上新能源發電項目58個。
依托資源稟賦
追光逐風發展綠色經濟
“巡檢未發現異常,主變壓器運轉正常。”近日,覃塘區樟木鎮光伏電站項目工作人員在檢查光伏發電設備運行情況。
在該電站升壓站不遠處的山腳下,道道銀光閃爍,平均高度超3米的藍色太陽能光伏板分布在群山中。“我們的光伏板分為固定式和追光式,通過光伏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然后源源不斷地輸入到電網中。”貴港中能建新能源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建宇介紹,其中固定式光伏板占比為48%,追光式光伏板占比為52%。與固定式相比,追光式發電量是固定式的1.1倍,效率更高。
覃塘區光伏發電站分為北1區一期和南區一期,北1區一期分布于覃塘區樟木鎮、黃練鎮,南區一期分布于石卡鎮、五里鎮、大嶺鄉,均由貴港中能建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這是中國能建廣西貴港覃塘區2000兆瓦多能互補新能源發電項目的子項目。
臨近中午,陽光直射在光伏板上,刺得人睜不開眼。“這就是貴港的區位優勢。”張建宇說,“貴港太陽能資源豐富,年均日照時長1100小時左右,是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的理想之地。”
2022年,覃塘北1區一期350兆瓦和南區一期150兆瓦光伏發電站啟動建設。2024年11月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截至今年4月,覃塘北1區一期和南區一期光伏項目累計發電量7.3億千瓦時,產值達2.57億元。
在港北區慶豐鎮、大圩鎮、中里鄉一帶,304省道北側山脊的百花山風電場項目現場,一臺臺高大的“風車”矗立山上,幾十米長的葉片隨風轉動,將風能轉化為電能。
貴港百花山風電場場長張友吉介紹,貴港百花山風電場15萬千瓦項目已全容量投產,今年前4月,已累計發電超1.12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22.4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9.05萬噸。
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清潔能源優勢,以資源有效利用、能源合理開發、優化產業布局為抓手,引領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激發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活力。據南方電網廣西貴港供電局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風電裝機容量達67.41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達281.08萬千瓦。一季度集中式風電上網電量3.85億千瓦時,光伏上網電量5.36億千瓦時。
綜合利用
打造產業發展新模式
雨過天晴,位于覃塘區光伏發電板下的藿香、烏冬、穿心蓮長勢良好。
張建宇介紹,貴港覃塘區2000兆瓦多能互補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主要包括農光互補光伏裝機容量1780兆瓦、風電裝機容量220兆瓦和電力儲能站311兆瓦/622兆瓦時三個方面。該公司利用光伏發電站,打造“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農光互補產業,板下適宜種植面積7000多畝,目前由3家種植公司承包運營。
“公司承包了5700畝土地,目前已種植1200多畝,主要種植藿香、烏冬、穿心蓮等中草藥,用工高峰時可吸納12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貴港市荷源匯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名說。
據了解,貴港中能建新能源有限公司分別與農戶和種植公司簽訂了25年的土地承包合同,土地租金直接打到農民賬戶,促農增收;同時免去種植公司前10年的土地租金,實現助企惠農。
位于桂平市蒙圩鎮曹良村的桂平市新恒港澳洲淡水龍蝦產業示范區也同樣享受到了新能源項目的利好政策。該示范區通過玉柴桂平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打造“漁光互補”模式,2000萬尾澳洲淡水龍蝦在光伏板下的水池中來回游動,活力十足。
“澳洲淡水龍蝦喜陰,光伏板的遮擋可使水池溫度下降2—3℃,有效提高龍蝦成活率。”廣西新恒港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文惕介紹,該基地于2021年動工建設,目前已建成標準化養殖池300畝,育苗車間10棟共6000平方米,養殖尾水處理區12畝,小龍蝦交易中心4284.4平方米,可為村集體經濟帶來年收益6萬元,項目提供就業崗位400多個。5月4日,基地首批10萬尾蝦苗上市,產值3萬多元。
這是地方經濟效益的體現。
在樟木光伏電站升壓站旁,覃塘北1區儲能站有序運行。北1區儲能站作為中國能建廣西貴港覃塘區2000兆瓦多能互補新能源發電項目的配套儲能,整站規劃建設規模為144兆瓦/288兆瓦時,2023年5月完成首批儲能單元投運,首并容量50兆瓦/100兆瓦時。
儲能站有什么作用?“通俗來說,就是一個大型‘充電寶’,按每天充放電兩次,每次充放電效率100%計算,每年可充放電4.2億千瓦時。”該儲能站負責人劉強介紹,儲能站具有強大的能源調節儲存能力,全容量投運后,可在電網調峰調頻、削峰填谷、提升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性、促進新能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有效緩解高峰時段的供電壓力和我市新能源消納和電力供需矛盾。
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市規模以上水力、風力、太陽能發電量合計22.52億千瓦時,占全市規上工業發電量的57.1%。
作者:全媒體記者陸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