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訊 市發展改革委11月26日上午組織召開貴港市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新聞發布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有關領導出席會議,介紹我市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工作開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開放平臺、營商環境持續發力,引進東部省份產業轉移項目65個,合同投資額達328.6億元,糧食“貴港一北部灣/珠三角”雙通道“公鐵水聯運”服務品牌和重點線路入選第二批廣西多式聯運服務品牌和重點線路建設項目,武思江航道納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消費便利化惠民、便民服務質量穩步提升,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取得一定成效。
產業場景更加成型。今年前10個月,新簽約引進工業項目投資總額超600億元,新簽約設施農業項目投資總額超130億元。通過降低綜合成本,塑造比較優勢,吸引了心連心、理文、植護、泰盛、抽水蓄能等多個百億元項目進駐貴港,現代紙業、木業家居、綠色化工、PCB電子電路、設施農業等產業場景初具雛形。
物流體系更加便捷。開通首條“珠江—西江”兩江速航穿梭巴士,實行每日一班。貴鋼保稅倉投入使用,今年前10個月保稅物流進口9.5億元,同比增長4.6%。粵桂產業園設立的云倉為園區企業提供電商配送服務,快遞量超過20萬件。
開放合作更加高效。海運進境水洗羽毛羽絨通關監管改革試點成效明顯,今年前10個月羽絨進口總值同比增長36%。“一港通暨內外貿同船運輸通關監管模式改革”有序推進,前三季度全市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24.4%,全區排名第三;今年前10個月,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6.3%。
營商環境更加優化。“預約+無休日”“分散式評標”等11項優服務便利化微改革推進工作取得實效,今年三季度全市營商環境滿意度排名全區第二。今年10月份,全市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90%以上,網辦率同比增長約10%,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99%,即辦事項占比達55%。督促承辦單位處辦市場主體訴求工單及意見建議共3088件,提供幫辦代辦咨詢1925件,幫辦代辦業務50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