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陽光照在港北區大圩鎮甘嶺村連片的甘蔗地,地里2臺甘蔗聯合收獲機開足馬力來回穿梭,鋒利的切割裝置精準地切入甘蔗叢中,伴隨著低沉有力的轟鳴聲,一排排甘蔗被迅速斬斷,蔗葉被快速剝離、吹散,分離后的甘蔗莖稈落入底部的收納筐,不到一小時就裝滿了一大車甘蔗。
“今年我種了150多畝甘蔗,全部采用機械收割,10多天就收完了,效率比人工收割提高了3倍。”甘蔗種植戶甘贊堅說。
近期,我市42.67萬畝糖料蔗陸續進入砍收期。為提高甘蔗收割效率,我市因地制宜,積極推廣和使用甘蔗聯合收獲機和甘蔗分步式機等甘蔗機收機具,助力我市“甜蜜事業”高效發展。
在廣西農墾西江農場有限公司今年新建的糖料蔗分步式除雜中心內,工人正熟練地操縱著機器,把帶葉的甘蔗投放到滾動臺上,隨著機器運轉,一根根甘蔗就完成了剝葉、除雜、分段,并通過傳送帶進到卡車上。
廣西農墾西江農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誠介紹,公司甘蔗種植面積4.1萬畝,年產量25萬噸左右,目前擁有2臺糖料蔗分步式除雜設備,每小時可處理甘蔗50噸,有效提升榨季生產效率。
蔣誠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人工砍收甘蔗的成本大概是每噸160元,約占產值的30%,一個人一天僅收甘蔗600公斤左右,而機械采收可節省五六個人工,大大縮短了甘蔗采收周期。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全市糖料蔗總種植面積42.67萬畝,同比增加7.37萬畝,完成上級下達任務的115.32%。為持續推進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我市積極抓好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做強做大“甜蜜事業”。
截至目前,全市共擁有大中型拖拉機3896臺、甘蔗種植機142臺、植保無人機309臺、甘蔗聯合收獲機26臺、甘蔗提升機956臺。甘蔗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預計達到72.1%,同比增長0.82%,位居自治區前列。已建成糖料蔗分步式除雜中心19個,總投資約1700萬元,獲自治區財政補助資金750萬元。2023/2024榨季,全市糖料蔗分步式機收量排名全區第一。
作者:陸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