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春風拂面,在桂平市羅播鄉西村村萬壽花卉種植有限公司菊花種植基地,大棚里,菊花競相綻放,爭奇斗艷。村民們有的采摘、搬運菊花,有的分揀、包裝菊花,有的在護理花苗。在大棚另一側,幾臺水泵從水井下抽水往花田里灌溉。
“這片土地已經撂荒十多年,去年,鄉里引進花卉種植項目,老板通過挖井取水辦法,讓這片撂荒地‘重獲新生’?!蔽鞔宕妩h支部書記陳彩珍介紹,該村大部分土地常年缺水,以前村民種一些玉米、花生等作物,都是靠天吃飯,收成很低。
“天不下雨,就向地下要水。我們不能只靠天吃飯,當時就萌生了挖井抽水灌溉的想法?!被刎撠熑藯畹铝诌呏笇Т迕癫苫?,邊侃侃而談。
楊德林介紹,去年,基地租用250畝土地種植菊花,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這里缺乏生產用水。經過與鄉黨委、政府和村委會共同商量、探討,會同相關技術人員多次實地調研勘探,最終敲定挖井灌溉的方案。“我們請來挖井專業隊,先后挖了5口井。”楊德林說。
“清明節前后是菊花采摘的黃金期,現在每天都有七八十村民在這里工作,預計這批菊花的產值在800萬元左右。”楊德林信心滿滿地說,“今年春節后,我們在旁邊的陳嶺村又新簽了300畝用地,現在已經開始挖井和平整地塊。目前基地已種植菊花1000多畝。”
為了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該基地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引導下,實施花卉、糧食、農作物輪耕輪種的模式,讓更多村民得到更大實惠。楊德林說:“花期結束后,我們會及時清理、平整好花田,免費提供給村民耕作糧食和經濟作物,收入全歸種植的村民。等村民收完作物后我們再種花卉?!?/span>
“我在這里打工已3個月,每個月工資能領到兩三千元。等這批花收完后,我打算在這里種5畝玉米?!贝迕顸S奮英邊摘花邊計劃。
近年來,羅播鄉黨委、政府根據當地實際,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通過引進資金和技術,培育發展種植大戶和種植企業,創新土地整治和耕作方式,著力解決在土地整治和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積極引導農民創新耕作模式,促進農業增效、企業賺錢、農民增收、村集體經濟壯大。
羅播鄉鄉長譚旭龍表示,將加大農業產業招商引資力度,繼續盤活土地資源,推行連片承包經營和一地輪作的模式,優化產業布局,擴大產業規模,努力打造集種植、出口、觀光于一體的萬畝花卉農旅產業基地,為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作者:楊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