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5.78億元
同比增長4.7%
貴港訊 記者5月6日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一季度我市農業經濟運行態勢向好,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5.78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排名全區第二。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蔬菜(含食用菌)產量94.66萬噸,同比增長4.8%。園林水果產量11.58萬噸,同比增長3.9%。林木采伐117.26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5.4%。生豬出欄100.42萬頭,同比增長3.0%。家禽出欄1217.59萬只,同比增長1.9%。肉類總產量11.74萬噸,同比增長2.7%。水產品產量6.85萬噸,同比增長7.5%。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實施產業轉型升級三年攻堅行動,著力優化產業布局、釋放產業潛能,推進農業產業向高效優質轉型升級,助力全市農業經濟健康發展。
位于覃塘區鳳凰林場的廣西雪榕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恒溫廠房內,一筐筐飽滿圓潤的金針菇、海鮮菇通過傳輸線“排隊”走出生育室,前往包裝車間靜待采摘。上百名工人熟練地切根、分揀、打包,整個生產線高效精準運行。不久,這些包裝好的鮮菇產品一部分被發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部分被運往海外。在這里,農業生產告別靠天吃飯,智能化、機械化操作在食用菌的整個生產過程中占到80%以上,流水線式的工業化生產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廣西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聯經理謝錦洪介紹,工廠全年無間斷生產,年畝均產值385萬元,與傳統種植相比,效益增加400倍,目前日產鮮菇近130噸。今年一季度,該公司食用菌總產量9800噸,其中出口銷量占比55%,生產的高品質食用菌暢銷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落戶港南區東津鎮的廣西華興禽業有限公司200萬羽蛋雞項目養殖基地,一棟棟現代化雞舍如同蛋雞的智能宿舍:標準化養殖籠一層層整齊排列,喂料、光照、通風、控溫、飲水、清糞均自動化管控,蛋雞在這里住著“空調房”、吃著“營養餐”,生出的雞蛋立刻“坐”上電梯,一個個順著傳輸帶源源不斷地送至蛋庫。傳輸帶的終點,工人快速把送至面前的雞蛋一一擺放進蛋托中,隨后進行裝箱打包、運送發貨,各個環節緊密銜接、有條不紊。
“目前基地存欄蛋雞40萬羽,每天產蛋22噸。”廣西華興禽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凌宇告訴記者,項目計劃總投資3.2億元,建設25棟蛋雞養殖車間及各類配套設備。基地生產的雞蛋受到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歡迎,5月份將新增30萬羽蛋雞,進一步擴大產能。
我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抓好“肉蛋奶”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積極推行“菌菇進廠、雞鴨上架、豬牛上樓、魚蝦上岸”種養模式,服務保障設施農業項目建設,培育和扶持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設施農業開辟高效穩產保供“新賽道”。
作者:全媒體記者蒙思婷